近日,新型能源公司召开专题会议,对所属企业创新创效、转型升级等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会议结束后,公司所属各单位积极反应,迅速行动,层层贯彻落实,按照会议部署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创新创效思路,排定工作计划,细化工作举措,稳步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咸阳公司
一是加速技术革新,赋能绿色发展。该公司紧紧围绕新型能源公司“一体两翼双驱”产业布局,深化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成功试点“零碳”办公区、启点科技城冷暖双制等供能模式,节能效果显著。咸阳公司将以综合能源利用为核心,通过多能源耦合与定制化服务,提高效率,为公司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是推进余热项目,助力节能增效。该公司积极开展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项目,项目计划本年度采暖季前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预计可回收烟气余热的80%—90%。通过对余热的回收再利用,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不断提升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进一步实现节能降耗,助力企业扭亏治亏。同时也将通过挖掘客户端余热回收、制冷改造潜力,可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科学用能、节能方案。
三是强化降本增效,激发核心竞争力。坚持贯彻降本增效理念,制定详细管网管损治理方案,定期对管网整体情况进行摸底排查。通过对锅炉运行情况持续跟踪、科学合理调整负荷、后夜产销差治理、管网热损失治理、运行方式调整、精准供汽、雨季综合治理、对标学习等各项措施,使后夜管损整体降低3%-4%。
四是践行降本增效,落实修旧利废。始终保持“刀刃向内”的勇气,坚持“能复用不领新,能自修不外委,能自制不采购”原则,严格控制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在降本增效上下功夫,从小、从细挖潜增效。截至目前共修旧利废燃气锅炉火焰探头2个、发电机一台、空压机冷干机1台、废旧物质再利用,弯头、阀门、法兰盘约50余件。
五是大力开拓市场,拓宽发展空间。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不断优化用热服务,持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依托高新区管网布局,努力吸纳沿线可连续稳定用热的优质客户,目前新增用汽用户2家,储备用户5家。同时以分布式供能为导向,进一步拓展市场,扩大规模效应,为更多客户提供光能、余热利用等绿色能源形式的优质、高效能源服务。(李昱泽 王旭)
沣京公司
一是聚焦项目全盘,分类精准施策。针对已运营项目,持续搭建和完善运维体系,确保已运营陕化、合阳等项目的常态化运维管理,做好红柳林、柠条塔余热利用项目年度供暖季前设备检修工作,按期完成余热项目结算工作。紧盯胡家河、下峪口等在建项目,实施一项目一专班,确保按期投产。同时积极考察对接矿井、化工、钢铁板块的余能利用项目,对接相关需求企业,已达成意向项目3个,正在对接项目5个。
二是成立治亏专班,明确治亏目标。为扎实推进治亏工作,夯实责任,该公司年初成立治亏专班,总经理为组长管总,副总经理为副组长具体分管相应业务,成员为相关业务责任人。对治亏任务充分研判阻碍,进行再部署、再要求、再落实,确保治亏施策与总公司治理要求始终保持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三是建立工作机制,确保任务落实。建立日调度、周督办、月考核和季度分析总结的工作机制,推行任务督办常态化。通过每日调度会,每周例会对重点工作事项督导帮扶;通过月度考核,对重点任务完成情况检查兑现;通过季度经营分析会,对落后项目、落后工作任务推进情况进行调度约谈,切实破解发展中的难题瓶颈,实现任务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节点化,真正做到明责任、提效率、保质量、优效果。
四是绩效考核改革,倒逼责任落地。本年初,沣京公司重新修订了《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建立了一套与企业发展实际相适应的收入分配管理体系,将业绩与绩效分值、考评、晋升等关键指标挂钩。同时,通过差异化考核,实现任务责任人绩效分值随任务完成情况增减,倒逼责任落地,切实发挥考核对治亏效能督导的“指挥棒”作用。
五是锚定管理切入,推动成本管控。积极开展降本增效工作,加强成本费用控制,通过明确费用核算、报销及控制流程、无纸化办公、精简无必要会议等方式压降管理费用支出。坚持过“紧日子”理念,将低成本运行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分析关键运营数据,形成标准定额,控制项目运营成本,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李梦洁 贾晓萌)
淮源公司
一是强化治理措施保障驱动力。淮源公司通过组织专题会议,制定十余项创新创效具体措施,进一步明确牵头领导及责任主体,聚焦关键工作任务,压紧压实工作责任链,确保各项措施全覆盖、全方位、全员参与,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是强化过程管控保障降本增效。坚持贯彻落实陕煤集团“四种经营理念”,抓好“八项重点工作落实”,全面从严从紧,紧盯关键环节和重点成本费用等要素,持续推进成本管控。持之以恒抓实制度建设、加强成本精细化管控,从源头控制开支,进一步压缩管理成本。截至目前,淮源公司通过加强与国网公司的沟通协调,上网电价由原来的0.3509元调整至0.3779元,每月增收约30万元。
三是强化业务拓展保障效益优先。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加快用汽企业的管网建设,不断扩大东线用热客户服务范围,不断扩大东线用热客户服务范围,加强与潜在客户的沟通与合作。同时,通过技术升级和设备改造等“小改小革”项目,蒸汽水耗从运行初期的约1.7立方/吨下降至1.48立方/吨,大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确保供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增强客户满意度。
四是强化运行方式保障产能提升。不断优化锅炉运行方式,做好锅炉精细燃烧调整,严格按照规程规定及时调整、启停各类辅助设备,利用DCS生产系统对生产运行进行指导和优化。同时,根据相关报表对消耗较大、用量超标的数据进行专项分析,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进一步提升发电和产汽效率。(周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