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神木公司红柳林运营中心一项名为《脱硫系统多级Y型过滤器防护体系的构建与优化》的群众性技术创新成果顺利投入应用。该成果以两千元的微小成本,成功攻克了长期困扰脱硫系统稳定运行的“老大难”问题,实现了安全、环保与经济效益的“三赢”,成为公司精益管理和技术创新的又一亮眼实践。

“顽疾”何来?
堵塞之困与安全之危
脱硫系统是确保烟气达标排放的环保生命线。然而,在日常运行中,脱硫液内混杂的煤泥、设备锈蚀物等杂质,如同系统中的“血栓”,成为了一个棘手难题。此前,由于缺乏有效的前端过滤,这些杂质不仅严重磨损脱硫泵的核心部件,更会堵塞脱硫塔三层喷淋层的管道与喷淋头。
这一问题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喷淋效果大打折扣导致脱硫效率下降,还存在烟气排放不达标的潜在风险;且每次检修都需停炉,由检修人员进入脱硫塔内部进行人工疏通。这项工作不仅耗时费力,更伴随着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高风险,严重影响系统的长周期稳定运行。

“良方”何在?
多级防护与系统创新
面对这一挑战,检修团队没有选择“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临时方案,而是深入剖析问题根源,提出了一个系统性的“治本”之策。
团队创造性地提出了构建“源头+末端”多级过滤防护体系的方案。他们在真空水箱进水口安装第一道“关口”,拦截大部分粗颗粒杂质;随后,在脱硫塔三层喷淋层的每一层进水口,都加装了一道Y型过滤器,形成第二、三、四道“精密防线”。这一“四级过滤”系统,犹如为脱硫液设置了重重哨卡,确保了进入每一层喷淋系统的液体都没有杂质,从根源上杜绝了堵塞现象。

“疗效”如何?
小投入撬动大效益
该项群众性技术创新构思精巧,仅投入两千元,却以“四两拨千斤”之势,收获了远超预期的综合效益。在安全上,它彻底将员工从危险、繁重的塔内受限空间作业中解放出来,实现了本质安全水平的根本性提升。在环保上,通过保障脱硫塔全流程的喷淋效果,为烟气持续稳定达标排放筑牢了坚实的“生命线”。在经济与管理上,该项目不仅显著降低了设备磨损、停炉清理等直接成本,延长了关键设备寿命,更推动维护模式实现了从“事后被动检修”到“事前主动预防”的深刻变革,成为一堂激发全员创新热情的生动实践课。(段朝欣)
返回上一页
财务共享平台
OA办公平台
采编发投稿平台
公司首页
公司概况
新闻资讯
媒体聚焦
企业文化
员工园地
专题专栏
友情链接:
陕公网安备 6101940200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