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一缕晨光刺破青藏的雪冠,
长江在岩层刻下年轮,黄河用泥沙书写史诗——
您以山峦为脊梁,以湖泊为眼眸,
将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呼吸,
藏进每一粒沙的褶皱、每一片叶的脉络。
泰山石敢当,守望五千年文明不坠;
敦煌飞天袖间,飘落大漠孤烟的传说。
可今日,我触摸到的不仅是山河的胎记——
还有您向深渊与苍穹延伸的,灼热的掌纹。
“奋斗者”号划开马里亚纳的黑暗,
机械臂轻触海底火山喷薄的脉搏。
热泉喷口处,盲虾与管虫共舞,
像极了您手中,点亮未知的星火。
南海可燃冰在高压下低语,
“蛟龙”号带回深渊的呼吸——
那是地球未拆封的信笺,
而您,已用钛合金舱体,
写下第一个郑重的签名。
当“天和”核心舱展开太阳能翼,
银河便有了第二轮月亮。
王亚平的头发在失重中飘成旗帜,
舱外航天服上,五星红旗与星辰私语:
“这里没有国界,但脚下有共同的母亲。”
“祝融”号在火星沙漠留下车辙,
像一串未解的密码,等待异星的风来破译;
“嫦娥”从月背捎回一抔土壤,
科学家说,那里面藏着太阳系童年的模样。
“雪龙”号劈开南极的蓝冰,
企鹅歪头打量这群“红色访客”——
他们钻探冰芯,读取地球的体温;
他们架起科考站,像在冰原插下一枚棋子。
北极航道,破冰船碾碎千年浮冰,
商船与科考船并肩,重走“冰雪丝绸之路”。
有人说,这里是未来的战场;
您却微笑:
“极光之下,人类本该共享同一份好奇。”
祖国啊,您不再是地图上的轮廓——
您是深海的热泉,是火星的尘埃,
是量子比特中闪烁的“中国答案”;
您是14亿人指尖的温度,
是老人抚摸孩子额头时,
那句轻叹:“这盛世,如你所愿。”
让我们以山河为酒,以星辰为盏,
敬所有未竟的远方,
敬所有勇敢的出发——
因为您的名字,叫“探索”;
而我们的名字,叫“未来”。
(程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