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本压力持续攀升的背景下,神木公司以“三新三小”创新实践为抓手,聚焦矿井水处理环节的“卡脖子”问题,通过一场“小而精”的工艺优化,实现了降本、提效、环保的多重突破,成功荣获2025年陕西省企业“三新三小”创新竞赛三等奖,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直面难题,深挖探索优化路线
直面痛点,神木公司矿井水处理站长期面临“排水量大、水质复杂”的运营困局——传统工艺依赖过量药剂投加以提升压泥效率,导致药剂成本占总处理成本的20%以上,且高浓度污泥运输过程中易发生泄漏,环保风险与经济负担双重叠加。技术员曹宇斌、车间主任赵军锋牵头成立攻关小组,将“降低药剂消耗”列为核心课题,一场“从问题到课题”的攻坚就此展开,目标直指破解“药剂消耗高”的顽疾。
巧思构想,落笔成实的关键突破
攻关小组从工艺优化入手,通过反复摸排实验,提出“分级浓缩+动态调控”的改造方案:一方面将站内污泥集中排至带式压滤机污泥浓缩罐进行初次浓缩,再通过污泥泵输送至板框压滤机污泥罐二次浓缩,延长污泥脱水前的预处理环节,减少后续药剂需求;另一方面针对板框压滤机污泥罐加装溢流管,运行中动态调整搅拌机频率,使污泥罐内上清液持续通过溢流管回流至废水池,确保污泥含水率由85%降至78%,大幅降低药剂吸附量。整个改造仅投入5000余元,却将“纸上方案”精准转化为“落地实效”,成功解决了药剂过度消耗的核心问题。
成效突显,实现降本增效
改造后系统运行数据印证了“小革新”的大能量,经济效益上,年药剂消耗成本降低超38万元;环保效益上,污泥含水率降低后,运输过程中泄漏风险减少80%;管理效益上,形成可复制的“工艺优化+成本管控”经验,推动全员创新意识提升,实现了成本管控与环保达标的双重口碑。(李健荣 訾小利)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