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源行业变革浪潮与市场激烈竞争的双重挑战下,过“紧日子”不仅是企业的生存之策,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党群工作作为凝聚思想、引领行动的重要力量,需从更高站位出发,推动“紧日子”意识落地生根,助力企业迈向“好日子”。
领会“紧日子”大逻辑,凝聚思想共识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过紧日子”,这一要求为国有企业指明方向。国企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更要扛起政治责任。党群部门应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将“紧日子”意识深度融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中,引导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坚持过“紧日子”是践行政治责任的具体体现,是必须长期坚守的政治自觉与行动自觉。
当下,煤炭市场剧烈波动、环保政策日益严苛、新能源替代压力与日俱增,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集团公司提出的“协同增效年”和“党建工作强基固效年”部署,正是应对挑战、全员过“紧日子”以筑牢发展根基的有力举措。党群工作要紧紧围绕公司“四个提升”“五个保障”要求,引导全体职工深刻理解“紧日子”与“好日子”的辩证关系,打破固有思维,以变革姿态迎接挑战,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同时,“紧日子”也是作风建设的磨刀石,通过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创建活动,激励党员干部在降本增效一线冲锋在前、率先垂范。以党员带动群众,在企业内部形成“人人都是经营者、个个都是效益源”的浓厚氛围,推动全体职工积极投身到企业提质增效的实践中。
把握“紧日子”发力点,激活价值创造动能
党群工作应聚焦思想引领,通过专题党课、座谈会等形式,深入剖析行业形势与企业发展现状,让职工清晰认识到过“紧日子”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同时,充分利用公司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宣传阵地,打造“勤俭持家”文化矩阵,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和节约案例,以榜样力量带动全员,使“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全体职工的价值共识。
党群工作应聚焦组织保障,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广泛开展“金点子”征集、劳动竞赛等活动,激发职工创新创效热情。成立“青年节约突击队”,鼓励青年职工在降本增效中勇挑重担,让企业的每个岗位都成为节约创效的“细胞单元”,汇聚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还应聚焦机制建设,建立“党员成本责任区”考核机制,将成本控制成效与党员积分管理、评先评优紧密挂钩,强化党员责任意识。推动“紧日子”要求融入企业制度建设,全面修订差旅费、办公费等管理办法,从制度层面扎紧“钱袋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压实“紧日子”硬责任,确保工作落地见效
以上率下作示范,发挥头雁效应。党群部门以身作则,督促各部门负责人在决策过程中始终贯彻“紧日子”意识,在项目建设、设备采购等关键环节做到“先算后干、精算细干”。围绕优化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深入查摆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同时注重激发职工首创精神,积极推广节约用电用纸等“微创新”成果,让降本增效理念贯穿企业运营全过程。
强化监督抓落实,联合纪检监察机构,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体系,对各部门“紧日子”举措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查,重点检查成本管控指标完成度、制度执行合规性。对铺张浪费、执行不力的行为严肃问责,形成震慑效应;同时,通过定期开展“回头看”,动态评估降本增效成效,及时优化调整策略。以强有力的监督倒逼责任落实,确保“紧日子”意识从纸面落到实处,让每一份资源都用在刀刃上,切实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让“好日子”成色更足、可持续性更强。
“紧日子”考验担当作为,“好日子”成就美好未来。党群工作应以“四种经营理念”大讨论为契机,充分发挥思想引领和组织保障作用,团结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将“紧日子”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以更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公司“创新+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以更优成效书写企业发展新篇章。(贾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