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过酷冬,定是春暖花开。
冬,呼啸而来,让树猝不及防。白天还是一树枯黄,一夜北风呼啸,只留下苍老的树干和枝零的模样。树梢的细枝,在风中瑟瑟作响;树干却是静静地忍受着冬的蹂躏,依然挺立成一种坚强。
朔风肆虐,田间崖畔的枯草,拗不过风的不羁狂放,便顺势而为,却保全了自己,让根在土壤里守着梦想,寂寞地等待,等待着梦想绽放。这是一种默默地守望。
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一个二十四节气循环的开始便是"冬至"。朔北的麟州,遇到高冷的双拉尼娜年,冬季偏冷的概率俨然比以往更大。
在神木人眼里,“冬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过冬的前一天视为“熬冬”,与大年三十要“熬年”一样,祭祀祖先,用美食犒慰辛苦一年的自己。
当奶奶念叨着“熬冬冻,炖猪蹄,吃炖蹄不冻蹄……”,灶台上便有了“咕嘟咕嘟”冒着热气、飘着香味的炖猪蹄子。冬日,暖阳,锅台,马扎,一个下午的酝酿,阳光走过大门,逃过窗帘,跳到炕头,等待归来的小辈。温暖的灯,象征团圆的大圆桌子上满满当当,众星捧月般簇拥着今日主角——炖猪蹄。一个红红火火的“熬冬”在家的和气与幸福中铺展开来。
熬冬吃了猪蹄子,就不会冻脚,过冬吃了饺子,就不会冻耳朵。蒸饺、水饺,羊肉萝卜、猪肉大葱、豆腐粉条……包罗万象的饺子在“冬至”这天显得格外暖和,充满节奏的剁饺子馅声,混着和面、擀饺子皮的动作,在一合一捏中将对春暖家阖的幸福延续。
万物皆有灵,万物更懂得应时而动,顺时而为。物犹如此,人更应懂的。只要心中有梦想,那就用一种方法:熬冬。唯此,方能渴盼到春暖花开。(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