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周评
氢能全产业链稳步推进。
二
政策法规
科技部:启动1个“氢进万家”定向项目。9月13日,科技部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氢能技术”重点专项2021年度定向项目申报指南。在“氢进万家”综合示范技术方向,启动1个定向项目,拟安排国拨经费1.5亿元。单位自筹经费、地方财政资金与国拨经费比例不低于3:1:1,项目实施周期不超过4年。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5个,项目参与单位总数不超过15家。项目设1名负责人,项目中每个课题设1名负责人。
江西:9月16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江西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加快崛起的实施意见》,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储能电站,积极开展氢能利用试点。
河南:《压缩氢气加气机检测规范》和《橇装式压缩氢气加注装置检测规范》两项团体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自10月1日起实施,这是河南省正式发布的首批氢能基础设施相关标准。
武汉:近日,武汉市人民政府印发《武汉市推动降碳及发展低碳产业工作方案》,提出大力引进和培育制氢产业,着力培养氢能产业集群,推动武汉钢铁有限公司发展氢能炼钢;加快加氢站、氢气储运中心、氢气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以码头港口、物流枢纽、高速公路以及现有和新建加油站、加气站为依托,规划布局建设一批加氢站,满足燃料电池汽车的氢气需求。
三
行业观察
1-8月,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24辆和733辆。根据中汽协数据,1-8月,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24辆和733辆,同比分别增长27.7%和26.8%。8月,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0辆和38辆,同比分别下降58.5%和68.6%。
我国首套自主知识产权氢液化系统调试成功。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六院101所研制的我国首套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氦膨胀制冷循环的氢液化系统调试成功并产出液氢,仲氢含量97.4%。该套系统包括透平膨胀机、控制系统、压缩机、正仲氢转化器等核心设备在内的90%以上的设备完全采用国产,填补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液氢规模化生产方面的空白。
四
企业动态
东方锅炉:9月14日,东方锅炉与潼南区人民政府签订潼南区垃圾发电耦合制氢及氢能示范项目合作意向书。该项目是国内首个商业化垃圾制氢示范项目。
广汽:近日,广汽自主研发的首款氢气发动机点火成功,该款发动机的目标热效率有望突破44%。
吉电股份:9月16日,吉电股份布公告,公司拟将中韩示范区“可再生能源+PEM制氢+加氢”一体化创新示范项目委托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EPC总承包,EPC总承包合同价格为1.005亿元。
未势能源:近日与北京理工大学前沿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开展氢安全分析评价与云平台预警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等深度战略合作。
重塑科技:9月16日,重塑科技郑州燃料电池产业化基地项目合作备忘录正式签约。
御氢科技:日前与北京石油化工工程有限公司就液态储氢技术应用全产业链展开合作。
清能股份:9月14日,子公司海易森汽车公司再次收到全球最大锌、铅和银生产商韩国锌业集团子公司Ark Energy的5辆154吨重卡的订单。
五
海外动态
英国:国防部正在研究用氢燃料电池为无人机提供动力。Intelligent Energy正在与英国国防部合作,这个被称为“飞马”的项目第一阶段将着眼于Intelligent Energy的IE-SoarTM 800W模块的下一代产品开发,以供国防部在监视无人机中使用。
林德:与HUI合作在波兰部署独特废物制氢系统。林德近日宣布与氢乌托邦国际公司(HUI)达成协议-利用DMG®技术在波兰部署废物制氢系统。由英国Powerhouse能源公司开发的气化技术-MG®,每天可以将多达40吨的塑料废物转化为58MWh的可再生电力和清洁氢气。
Enapter:拟投资1.05亿欧元建AEM电解槽新工厂。清洁技术公司Enapter投资1.05亿欧元在德国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州的萨尔贝克气候园区建设新的电解槽工厂,新工厂占地82000平方米,最初目标是将其AEM电解槽产能增加到每月10,000台。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州经济事务、创新、数字化和能源部支持了约936万欧元。
来源:中国能源报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