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政策
首页 » 媒体聚焦 » 产业政策
能源早新闻丨183家上市公司涉足氢产业链
发布时间:2021-08-19     作者:整理 贺虎       来源:互联网      分享到:

新闻聚焦

我国如期实现2020年底固体废物进口清零目标。生态环境部消息,从2017年到2020年,我国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各项改革任务圆满完成,如期实现了在2020年底固体废物进口清零的目标,发达国家将我国作为“垃圾场”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会同相关部门严格执行固体废物零进口政策,不断提高国内固体废物回收利用率,持续打击洋垃圾走私,严格规范再生原料的产品进口,巩固来之不易的改革成果。


国内新闻

183家上市公司宣布涉足氢产业链,专家称氢能源产业仍存许多瓶颈。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国内A股上市公司已发布关于布局氢能源的公告多达1.71万条,致远新能、嘉化能源、滨化股份等183家上市公司宣布将布局氢能源产业细分赛道,发掘氢能源绿色商机。随着地方利好政策纷纷落地,各路产业资本加快跑马圈地。也有市场观点认为,地方出台规划有利于氢能源产业链发展和完善,当前氢能源产业链还存在若干瓶颈,上市公司相关业务尚在发育期,投资者需谨防热钱借市场短期热点炒作概念,上市公司谨防遇到风口一拥而上,遇到困难一哄而散的局面。


◐中国首次成澳大利亚液化天然气最大买家。随着中国首次超越日本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液化天然气(LNG)买家,澳大利亚对中国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在2020至2021年创下纪录。尽管竞争激烈,但截至6月30日的一年中,澳大利亚对中国的液化天然气运输上涨了7.3%,达到3070万吨。这同时推动2020至2021年澳大利亚对北亚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创下了7240万吨的纪录。在澳大利亚对北亚总价值389亿澳元的液化天然气贸易中,中国就包揽了约156亿元。


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湖北打造两个万亿级产业。湖北省发改委近日编制的《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湖北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实现倍增,达到5万亿元人民币,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0%。到2025年,湖北力争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健康2个万亿级支柱产业,高端装备、先进材料、节能环保、数字创意及科技服务产业4个五千亿级优势产业,新能源、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2个千亿级特色产业。


北京发改委等7部门:平稳推进上网电价机制改革,有序放开各类电源上网电价。近日发布的《北京市清理规范城镇供水供电供气供暖行业收费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指出,平稳推进上网电价机制改革,有序放开各类电源上网电价。有序放开除居民、农业、重要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以外的用电价格,逐步取消工商业目录电价。完善峰谷分时电价政策,健全差别电价机制。深入研究并逐步解决电价政策性交叉补贴问题。


成都:到2025年具备建设条件的既有小区实现充电公用桩全覆盖。据成都发布8月18日消息,为进一步加快和规范成都市居民小区充电设施建设,成都市经信局等七部门联合制定了《成都市居民小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到2025年,具备建设条件的既有小区实现公用桩全覆盖。


湖南: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和竞争性环节电价,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配售电、金融服务等领域。近日发布的湖南省“十四五”市场监管规划指出,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和竞争性环节电价,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油气勘探开发、配售电等领域,参与电力电网、油气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


国际新闻

欧盟太阳能发电占比达10%,创历史新高。关注气候问题的独立智库Ember周三发布的报告显示,6月和7月,欧盟的太阳能供应达到历史新高,占该地区总发电量的10%。在这两个月里,欧盟27个成员国的太阳能发电量达到近39太瓦时,比2018年同期增加了10.9太瓦时。


7月全球石油供应量9569万桶/日,环比增1.24%。根据欧佩克的月度石油市场报告,7月份全球石油供应量平均9569万桶/日,环比增加1.24%,占全球总产量份额增至27.9%。据外媒报道,欧佩克7月原油产量较6月增加约64万桶/日至2666万桶/日。


企业新闻

中国海油:“海洋石油119”日处理原油突破一万吨。8月18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我国最大作业水深的海上油气超级工厂——“海洋石油119”日处理原油突破1万吨。“海洋石油119”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艘深水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也是我国第一个自营深水油田群——流花16-2油田群的核心装置。


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张志德被开除党籍和公职。据山西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山西省委批准,山西省纪委监委对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张志德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来源:中国能源报

返回上一页